您的位置:

首页>走进绥化>区划人口>所辖市县

所辖市县

海伦市是由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,属松嫩平原的一部分。其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低丘陵、高平原、河阶地、河漫滩依次呈阶梯型逐渐降低。境内无高山峻岭,除少数残丘外,大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平原。平均海拔239米,年平均气温2.5℃,平均积温2500℃,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,年降水量500600毫米,适合发展农业生产,海伦地域辽阔,自然资源丰富。

市辖区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442.9万亩,占土地总面积的63.3%;其中园地1242.4亩,占0.017%;林地91.6万亩,占13.1%;牧草地2.9万亩,占0.415%;人均耕地面积5.5亩。黑土是海伦市的主要土类,广泛分布于全市(县)的高平原地带,占土地总面积的63.4%,土质疏松、多孔、团粒结构良好,腐殖质多,有较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,潜在肥力很大,为各种作物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

海伦市矿产资源主要有已开发利用的砖瓦用黄粘土、土砂、河砂、河卵石、建筑石材等,总储量2千亿立方米,年采量45万吨。在海伦河以北、克音河以西、扎音河西北还广泛分布着白垩纪地层,其中含有澎润土、沸石等工业原料;在东方红水库上游,分布着丰富的草碳资源,这些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。近几年,又勘探出储量丰富的煤炭、砂金和矿泉水资源。其中矿泉水在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,已被确定为地质勘探项目。海南乡、丰山乡两处矿泉水分别为含偏硅酸型、含锶型天然优质矿泉水,水中所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,细菌、放射性、污染等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颁布的《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》,目前已开发利用。

海伦市水资源总量为5.21亿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为4.11亿立方米,地下水为1.1亿立方米。从地表水看,资源比较丰富,年平均降水量548.5毫米,相当于24.4亿立方米。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两条界河--通肯河、克音河;三条内河--扎音河、海伦河、三道乌龙沟。通肯河为境内最长的一条河流,流经8个乡(镇),境内流程182公里,流域面积8128平方公里。境内蓄水工程有东方红、联丰、星火、燎原、东边等5座大中型水库,30座小型水库;引水工程有2处;提水工程有小游动泵站391处。蓄、引、提等水利工程总净调节水量1.55亿立方米,占地表水平均资源量的39%。从地下水看,开采资源量为11008.32万吨/年。目前,全市已打供水井、农田灌溉井1734眼,地下水开采量为3266.32万立方米,利用地下水灌水田3.13万亩,旱田坐水种植10.2万亩。

海伦市东部山区有数十种野生动物,其中食肉动物主要有虎、熊、狼、野猪、水獭等10余种;食草和啮齿动物主要有梅花鹿、罕达犴、山兔、黄鼠、麝鼠等近10种;野生鸟类主要有豆雁、飞龙、雀鹰、锦雉、翠鸟、黄鹂、麻雀、云雀、楼燕等30余种;野生虫属动物有蜾蠃、蛙、蜂、蚁、蝶等几十种。

海伦市植物资源主要分布于森林、草山和草原,总面积92.3万亩。森林资源主要有杨树、桦树、松树、椴树、色树、柞树等17种用材林;野草资源主要有羊草、小叶草、三棱草、蒲草等植物;山产品主要有猴头、木耳、蘑菇、山葡萄、榛子、橡子、芥菜、茭白、蕨菜、黄花菜等十几种,尤其是蕨菜资源丰富,采集后远销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。此外,海伦市的中草药蕴藏也十分丰富,可发掘利用的中草药材53科、107个品种,总蕴藏量约为900万公斤,其中主要品种平贝、地芋、刺五加、车前子、大活、升麻等品种270万公斤,占总蕴藏量的30%;大宗药材蒲公英、大蓟、小蓟、寄生、坤草、透骨草等品种约150万公斤,占总蕴藏量的16.7%。主要分布在海伦农场及六个林场,面积为133.6万亩,占全市总面积的19.5%,具有良好的采集前景。

海伦市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三个部分:一是古迹。目前,已发现古遗址12处,其中原始社会遗址4处,辽代遗址3处,金代遗址4处,清代遗址1处,并且采集到了大量的文物标本,可供参观、游览。二是名胜。有1913年建于“圣若瑟屯”(今海北镇)的海北天主教堂,总面积256平方米,教堂正面有高十几米的钟楼,教堂大厅可容纳400余人进行宗教活动,是海伦市及周围市县天主教徒活动中心;还有1997年复建的“三圣宫”(位于共合镇(富大房子屯)),占地1.5万平方米,有殿宇、石牌坊、钟鼓楼等,是道、佛、儒三教合一的圣地。三是风景区。主要是东方红旅游区。旅游区以东方红水库为主体,山水相连。水面2.5万亩,山林面积1000多公顷,山清水秀,景色宜人。旅游区现已开发了碧波亭、赏江楼、彩虹瀑、月亮滩、水禽岛、渔家村等十几处景点,辟有豪华艇环库游、舢板划、橡皮船、游艺、舞厅、酒吧、宾馆、风味餐厅、林中帐篷等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,是观光、旅游、度假、举行会议的理想场所。还有新开发的大峡谷森林公园。